澳门线上赌博

澳门博彩在线欢迎您!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政务公开 > 工作动态 > 八闽动态

打造县域国家区域医疗中心“晋江样板”

来源:泉州晚报 发布时间 : 2025-08-01 10:23
  核心提示
  近日,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(CNAS)专家组正式宣布,晋江市第二医院(安海医院)顺利通过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初次现场评审,成为福建省首家获此国际认证的县级医院,为区域医疗质量提升树立了新标杆。此次认证通过,意味着晋江市第二医院(安海医院)的检验质量与技术能力跻身国际标准行列,赢得“国际通行证”,将有力推动晋江区域医疗服务能力的升级,让老百姓在“家门口”就能享受到与国际接轨的高质量检验服务。
  近年来,晋江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,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引领,提高疑难重症救治能力,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为载体,增强常见病治疗能力,让老百姓“家门口”看病就医快速从“有”向“优”发展。
  打破高端医疗资源地域壁垒
  “晋江的医生医疗技术很好,我很感谢他们。”近日,来自香港的患者李先生对晋江市医院(上海六院福建医院)骨科团队的医疗技术连连点赞。
  今年50岁的香港居民李先生,近一年来饱受腰背疼痛困扰,在朋友推荐下,特意从香港来到晋江市医院(上海六院福建医院)问诊。经检查,他被确诊为L4腰椎滑脱(腰椎第四椎体向前移位)。该医院骨科团队为李先生施行了UBE镜下腰椎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。术后第二天,李先生已能在辅具的支撑下自主行走。
  以前,提起大病就医,晋江人的第一反应就是“上海专家号”“省城住院床”;如今,越来越多的晋江人会说“去上海六院福建医院看看”。
  近年来,来晋江就医的患者覆盖全国23个省份及港澳台地区和菲律宾、新加坡、澳大利亚等国家。晋江高端医疗正逐步立足福建、辐射东南沿海。与2020年相比,2024年晋江市医院(上海六院福建医院)的境外人员就诊量增长206.45%。
  为进一步打破高端医疗资源地域壁垒,让优质医疗资源从“一枝独秀”到“百花盛放”,晋江持续加速推进医疗卫生项目建设。由安踏集团和敏基金会出资20亿元捐建的上海六院福建医院和敏院区项目计划于2026年上半年正式投用,将建设成包括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、国家创伤预防与康复研究中心、创伤医疗国际培训中心、涉外健康管理中心等“四个中心”在内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;睿斯科肿瘤先进粒子治疗设备项目预计今年12月实现主体完工,将构建肿瘤综合诊疗生态圈及诊疗高地,让“高端医疗”在晋江有了产业支撑。此外,晋江还引进正大制药、致慧医疗等高层次人才医药团队,布局核医疗产业,进一步推动医学成果孵化、临床转化应用。
  从“专家飞来”到“平台扎根”,晋江打破高端医疗资源地域壁垒,让群众告别“跨城求医”,通过社会力量参与技术沉淀,构建县域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的升级路径。
  构建城乡资源均衡医疗服务圈
  “以前配药需要赶到晋江市医院(上海六院福建医院),坐车就要45分钟左右,赶个来回半天就过去了,对于我们年纪大的慢性病患者来说很不方便。”家住金井镇的王大爷是一名糖尿病患者,已经有十余年的病史,以前他最头疼的事情就是拿糖尿病药,每次都要大半天,费时又费力。
  自从晋江市医院金井院区作为晋江市医院医共体成员单位后,晋江市医院每周定期派驻专科专家坐诊、指导,王大爷便根据专家排班时间前往就诊,在医生的几番指导下,王大爷的血糖得到良好控制。
  “医疗服务下基层确实好,以前我常年吃一种药不换,现在通过医生定时诊治,调整用药后的治疗效果更好。”王大爷表示,除了用药调整,医生也会在饮食习惯、日常运动方面给予指导。
  通过医疗资源下沉,当地的慢性病患者也懂得了健康生活方式对控制病情的重要性,更好地配合治疗,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得到进一步管理。
  让优质医疗资源“沉下去”,将基层医疗水平“提起来”。近几年,晋江全面优化重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格局,组建以晋江市医院、中医院和安海医院为核心的三大医共体,晋江市疾控中心、第三医院、妇幼保健院、120急救指挥中心等4家机构为公共卫生专业技术服务核心,逐步形成了“3+4+5+X”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,构建“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”。
  晋江依托医共体总院完善组织架构,进一步明确医共体内市、镇、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功能定位。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,实行基层首诊负责制,总院为基层预留20%左右的专家号和床位资源,并通过开设医生工作室、共建联合病房等形式下沉优质医疗资源。此外,建立医共体总院对口帮扶基层单位“千名医师下基层”等常态化巡诊机制,让民众在“家门口”就能享受优质、便捷、经济的医疗服务。
  自启动医共体建设以来,晋江全市2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服务能力基本标准的100%,达到推荐标准的60%。
  强化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
  上个月,英林镇67岁的洪阿伯在家中忽感天旋地转,在晋江市中医院经过颅脑MR检查显示,其右枕叶新发脑梗死,叠加耳石症发作,病情急切、复杂。
  诊治医生用毫针精准刺入洪阿伯的风池、完骨、百会等穴位。随着毫针在指间轻巧捻转,5分钟后,洪阿伯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:“头不晕了!眼睛也看得清楚些了!”
  这位创造“针灸奇迹”的医生,正是晋江今年引进的高层次医疗人才石磊。身为医学博士、中国针灸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,他带着10篇SCI论文、6项国家级科研课题的学术积淀来到晋江。
  “石磊主任的到来,源于一场跨越地域的医学传承。”晋江市中医院党委书记陈文添说道。自2023年起,晋江市中医院与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团队合作,成立了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学术思想传承工作室。以此为契机,医院整合针灸、推拿、康复、脑病(神经内科)、神经外科等多学科力量,于今年成立针灸脑病中心,而石磊作为石学敏院士团队业务骨干,被委以中心主任重任。
 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基石。近年来,晋江始终坚持人才与技术引进并重,率先在全省县域出台首个医疗卫生专项人才政策,通过提供优厚的待遇、良好的科研环境和职业发展空间,吸引了众多优秀医疗人才汇聚晋江。
  同时,采用“传、帮、带”和“送出去,请进来”的人才培养模式。一方面,选派本地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,提升专业技能;另一方面,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到晋江开展学术讲座、手术示教、病例会诊等活动,为本地医护人员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。此外,开展“薪火璀璨”师徒传承计划等活动,加强对本土医疗骨干人才培养,健全人才梯队。(融媒体记者丁荣汉 通讯员林锦鑫 蔡斯洵 李玲玲)
附件下载:
澳门太阳城App下载 十大博彩平台大全 澳門太陽城专业娱樂平台 pg电子试玩 十大博彩平台大全 白山市林业局 天津市财政局 运城市科技局 濮阳市生态环境局 忻州市林业局